育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3、4岁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2009-2-11 23: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互联网

  有些人称3岁儿为一种“完成期”,也有人称之为“所有的出发点”,其实两种说法都包含着3岁儿的形态。

  和1、2岁儿相较之下,3岁儿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已经开始成长。尤其是和混乱及粗暴的2岁儿互作比较的话,3岁儿可说是编制的完成期。同时,3岁儿也立足于人类文化性的出发点,他们透过文化认知,将所有最原始的本性隐藏起来;因此,3岁儿的成长可视为一个阶段分水岭。对好动的2岁儿感到疲惫不堪的父母,可以从小孩到3岁后体会到安详的感受了。

  尽管3岁儿思考能力幼稚,但却有灵敏而丰富的感情;在生活习惯上有着明显的成长,而运动机能也已减少危险性。至于排泄方面,也不再那么需要大人帮忙了。

  在社会方面,3岁儿已有显著的成长,交友的层面扩大,而游戏的种类也更加活泼;另外,对他人的感情动向及表情也很敏感,当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和别人保持和谐及友爱的关系。

  不过3岁儿在夜晚时间比较难应付,假如这个时候由白天上班的父亲来陪伴,情况可能好一些。

  不感觉累时,3岁儿会活蹦乱跳地参与团体游戏或独自享受游戏的乐趣,各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他都想试试看。在会话能力方面有进步,听话及说话的态度也都非常认真,对指导及规则都乐于遵从,这时大人应多给予指导。而且,为了博取小孩的信赖、尊敬和喜欢,大人要扮演着适当保护者的角色。

  依照一般情形而言,3岁小孩有接受集体活动指导的必要,并且注意家庭以外的教育是否能为小孩所接受。

  当然,小孩成长过程中,除了接受父母提供的各种新课题以外,大人有时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作为参考。

  1、 敏感的情绪

  感情中有一种最早萌芽的原始感情,我们称之为“情绪”,而幼儿的感情几乎为情绪所左右。婴儿的情绪最初只有快乐和不快乐两种,其后如树分枝般地,2岁以后就有爱、得意、喜悦、愤怒、恐惧、厌恶等各种感情。

  2岁儿的情绪大多是冲动性的,容易兴奋、感情起伏大;和2岁儿相较之下,3岁儿情绪就稳定多了。此时,大人便可以发现孩子的感情非常丰富且敏锐。由此可知幼儿的情绪比其他语言、智能发育得更早,他们对事物往往不加以理解而直接以感情直觉去判断。所以与其对幼儿说教讲道理,不如诉诸情感效果来得好。看见父母吵架,他们会在一旁哭泣;见母亲与奶奶之间不和,也会安慰妈妈说“今天奶奶不在真好。”

  还有,他们对成人之间亲密的感情也会敏感地接受与反应。有一位母亲说这样说:“我在看一部三角关系的电影时,不知不觉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叹息流泪,想不到坐在一旁的3岁女儿也跟着掉眼泪,可真把我吓了一跳呢!”3岁儿并不懂剧情,只是被母亲的情绪感染,3岁儿就是这般的敏感。

  如果双亲有困难,3岁幼儿会非常懂事,如需要帮忙他还会适时伸出援手。双亲高兴,他们也很高兴,甚至会说:“妈妈今天很开心!”

  在这种情境下,双亲如果要管教幼儿或禁止他们做某种行为时,只要以不愉快的感情去刺激他即可。不过说是容易,如果真正要做却是相当难的。因为每一位父母在命令幼儿时,自然而然都会变得严厉起来;而想禁止幼儿做某件事时,又会表现得犹豫不决、态度暧昧不明。

  各种情绪当中“恐惧”对3岁儿最为强烈。不曾见过的动物、黑夜或看不到双亲在身边等。都会使他们感到恐惧。“忿怒”的情绪在2岁时达到顶点,到3岁则趋于缓和,所以3岁儿较少发脾气。“嫉妒”的情绪多半由于弟妹分享父母的爱。3岁儿也较少啼器,因为他已学会用哭以外的方式提出他的要求,所以哭闹使父母心烦的情形也较少,他们已能体会双亲的心情了。

  如果3岁儿若动辄发脾气的话,双亲就得好好检讨。3岁儿在“爱”、“幽默”、“美”方面的情感变得十分丰富,由于情感会随着成长而丰富,使经验的累积变得稳定、多情,所以父母必须慎重处理。

  2、 爱的学习

  当幼儿有了弟弟或妹妹时,他就要开始学习与弟妹分享双亲的爱,这对幼儿来说,是相当不容易做到的。

  对3岁小孩而言,学习分享这件事确实很困难。不过,能尽早让他体会人生的无奈,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所助益的;否则等到他长大以后,这份独占的爱才突然被分割,以致心理上受到打击。因此,始终让幼儿认为一切的爱集于自己一身,那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难过。若是这样,幼儿将来上幼儿园会认为园里的老师、朋友都只属于自己所有,反而会受到取笑或责难。所以即使有些困难,也该让3岁的幼儿知道“爱是必须与他人分享的”。

  爱虽被分割,但是在3岁幼儿的心灵中,另一种爱却悄悄萌芽了,而这种新的爱将能改变他的情绪;因为爱虽是一体却有两面,那就是“爱”与“被爱”。

  过了3岁,幼儿开始寻找爱的对象。有些人对这种说法也许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所需要的只是大人的疼爱;事实上,小孩出需要拥有爱的对象。

  当然,他无法一开始就去爱家中所加入的婴儿,起初会满怀嫉妒,但是天天与婴儿接触,日子一久,爱就会慢慢滋长。同时,在这之前,先让他经历爱其他对象也很好。

  这时孩子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小宠物,像布制玩偶、洋娃娃、甚至婴儿时期的玩具等,不过他最中意的还是有生命的动物。

  然而,像小鸟、金鱼等反应不明显的动物,并不适于幼儿饲养,而猫似乎也较适合老人趣味;所以具有活动及积极性等特色的狗,才是最理想、最讨人喜欢的。

  孩子喜欢狗,而狗也喜欢孩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容易成为一体。由这种经验可知,幼儿渴望照顾与疼爱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开始尝试与被爱不同付出爱的喜悦。

  尤其是备爱大人宠爱以及兄姊呵护的老么,更需要爱的对象;此时并不需要特别珍贵的名犬,反而是弱小的狗最适当。

  有些神经质的母亲深怕饲养的小狗一旦发生意外,会使幼儿痛苦而不敢饲养动物;但是果真有这么一天,相位那只小动物留给幼儿爱的经验已足够弥补悲伤。更何况这种失去所爱的痛苦,幼儿迟早都要面对的。

  爱与被爱二者平衡,幼儿才能理解“爱”的真义。

  3、 教养方法

  在育儿的生涯中,父母也许会陶醉在1岁儿的天真无邪里,以为这种样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一旦目睹2岁儿的反抗情绪才有所醒悟。正当他们耽心这种反抗不知要持续多久时,步入3岁的幼儿却又表现出另一种温柔的面貌,令他们着实大吃一惊!

  3岁儿有着可以治愈父母“育儿恐惧症”的沉着;他很安定,却自我意识渐渐增强,凡事请求的情形也不见了,已不需要信赖父母来消除心中的不安。

  在语言能力方面较以前进步,大人说话的内容比较容易懂,能自我表现,与人相处的情形良好,对于父母的命令都能听从。

  当他给予大人帮忙时,最喜欢看见大人高兴并给予肯定,因此3岁儿特别喜欢帮助人。

  无论在家里、在朋友中,他开始培养忍让、等待等耐性。

  人们一向认为3岁是开始教养的年龄,这表示3岁儿已经到达开始需要管教的年龄;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确实、按部就班地引导他自动自发去做。父母若急于教育、要求太多,会使3岁儿变得被动且扼杀了他的独立性。

  目前幼儿教育的科学理论正逐渐被确立,教导幼儿只要依循科学的育儿方法必能收效:

  (1) 因材施教

  3岁的安安小时候不管做什么事总是慢条斯理,经常被其他小朋友催着“快点、快点”,连父母对她的缓慢有时都会觉得不耐烦。但是有一天,几个小孩同时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时,就她做得最彻底、最仔细,这使妈妈恍然大悟,原来她花那么多时间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要她快,势必做得不仔细。

而她这种个性并非妈妈教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必须配合他们的个性,也就是因材施教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 选择合适的课题

  把5岁小孩的课题硬塞给3岁的幼儿,然后对别人夸耀:“我的孩子已有5岁的水准了!”这样一来势必苦了孩子。况且,这种情形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终有一天他会失去兴趣,所以这并不是科学的指导方法。

  视幼儿的发育情形,最初给他稍低水准的课题,等他达成后给予夸奖;然后再提高标准,但给予不能过于勉强,否则幼儿会丧失兴趣。

  当然幼儿在完成课题时,千万别忘了夸奖他,这是促进他学习的原动力。

  (3) 明确定出范本及目标

  教导孩子时可先让幼儿看范本,再告诉他:“在外面遇到认识的人要打招呼说:‘您好’”并示范给他看、让他模仿,有不当之处立刻加以纠正。

  不过,只教他形式,而不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即使他照做了,也缺乏打招呼的诚意。因此大人还得让他了解打招呼的意义是“表示你遇见对方心里高兴,如果你不跟对方打招呼,他会以为你讨厌他。”幼儿懂得这些道理以后,跟别人打招呼时就会面带微笑。面对3岁儿的微笑,任何人都会打从心底感到愉快,这样就达到打招呼的目的了。

  (4) 机会教育

  一次家中来了访客,3岁的冰冰很兴奋,但又无法加入大人的谈话,于是他烦燥地在客厅里钻来钻去,最后把一壶热茶打翻,手也烫伤了。

  从那次惨痛的经验里他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客人的时候,小孩必须在自己的房间里玩或看画册。

  许多事情都可让幼儿得到机会教育,所以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应该让幼儿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做才对”。

  (5) 承认他的心理状态并加以勉励

  凡是眼睛所看得到的,都容易成为你教导幼儿的题材,但是孩子的心理状态却常被大人所忽视。

善解人意、忍人所不能忍的美德,在3岁儿身上经常可见。但是大人往往忽视而不加以适时的嘉奖或鼓励。

  一位每次到超级市场就吵着要吃冰淇淋的孩子,某次跟妈妈去购物时,妈妈事先和他约定不能买冰淇淋,于是他拼命地忍耐;妈妈知道他一直在忍耐,便适时地夸奖他说:“你忍耐得很好哦!”小孩听了也很高兴地回答:“妈妈怎么会知道?”由此可见因为他的忍耐受到肯定,使他得到一种满足感。

  (6) 教养必须彻底

  有些父母管教子女都只有三分钟热情,想到时就说:“睡觉前要说晚安”、“吃饭时间要把电视关掉”,但讲过之后自己也忘了;等到突然再想起时,才急急地训示或加以责备,这就是他对子女的教养不够彻底,小孩往往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被斥责而感到不安。西德的科学家曾经用猫作实验,不定时给猫不同的食物,结果那些猫都显得非常恐惧不安。

  所以教养小孩不能随兴而行,一定要配合小孩的成长状况立下长远的计划,按部就班地给予适当的课题与教导。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GMT-5, 2024-4-29 0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