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给宝宝的情绪做健美

2009-2-11 21: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0|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互联网

  孩子是情绪化的人,他们的行为常被情绪所左右,他们的情绪外露、善变,往往腮边还挂着眼泪就笑了。情绪有良好的,也有恶劣的,孩子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在什么情绪中,更不清楚这是良好的还是恶劣的。从小培养良好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直接关系到良好个性的形成。爱笑的孩子多是乐观、开朗、大方的,而爱生气的孩子,多是忧郁,心胸狭窄的。

  为此,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区别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逐渐就能对不良情绪有所节制。

  ◆面对婴儿的啼哭

  伴随着一声啼哭,宝宝诞生了,那哭声激荡起了父母的极大欢乐。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哭声总是会有的,因为“哭”就是宝宝的语言,是他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途径,有的哭声是在说他的生理需要:饿了、尿了、热了、不舒服了;有的哭声是在说他的心理需要:要抚爱、要抱抱、烦躁了……

  合理对待婴儿的啼哭是很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宝宝的生理健康,也关系宝宝的心理健康。首先应该及时判断造成啼哭的原因,尽快满足宝宝的不同需求,减少或停止孩子的哭泣。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一哭就哄他、抱他,会不会把孩子宠坏了。其实,半岁以内的婴儿一哭就抱,是不会惯坏的;相反,如果漠视婴儿的啼哭,会对他的身心发展不利,如有的孩子会因啼哭过多,而声音沙哑;有的会因受到漠视而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产生厌恶情绪,直接影响其日后情感的发展,形成冷漠、偏执的个性。所以,孩子1周岁以前,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啼哭。

  游戏活动

  逗笑

  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用多种方法逗引婴儿发笑,使之快乐,有以下做法:

  (1)举高高。双手扶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往上举过头顶,孩子会因此而兴奋起来,能将孩子逗得哈哈大笑。

  (2)找“小猫”。用手帕盖住孩子的脸,几秒钟后,迅速扯下手帕,同时,发出“喵——”的叫声,孩子的眼睛会一亮,接下来就是咯咯直笑。

  (3)挠痒痒。把孩子平放在床上,父母轻轻触动孩子的易痒处,如触一触脖子,触一触胳肢窝,触一触脚心等,同时,发出“咯吱——咯吱—”的逗笑声,孩子会乐得扭动身子,开心地大笑。

  (4)笑是孩子愉快情绪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展开笑容,将使你的宝宝更容易开放心理空间,接受、容纳更多的外界信息,并且乐意接近他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为此,动一动脑筋,想出更多让孩子咯咯笑的办法吧。

  爱吃的小猪

  做法:婴儿喜欢别人触动他们的手、脚,触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感觉,也能让他们注意自己的四肢。

  (1)父母和孩子面对面坐着,用手捏捏孩子的小手,说:“这是谁的手?这是宝宝的手,不是妈妈的手。”捏捏孩子的小脚,说:“这是谁的脚”?这是宝宝的脚,不是爸爸的脚。”还可以握住孩子的手脚做动作,如小手拍拍,小脚噔噔等。

  (2)打开孩子的手掌,从大拇指开始,轻轻按下孩子的每一个指头,边做边说,按下拇指说:“这只小猪爱吃鱼。”按下食指说:“这只小猪爱吃饭。”按下中指说:“这只小猪爱喝汤”……所有的手指都按完了以后说:“所有的小猪都吃饱了,真高兴。”

  (3)同样程序,捏捏孩子的脚趾。

  ◆面对情绪风暴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反应,虽然人人都愿意快乐,但正如天气不可能总是晴朗一样,不好的情绪总是会有的。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情绪的变化更快更明显,高兴的时候自然皆大欢喜,情绪坏的时候很让人头疼,对此,有的父母手足无措,自己的情绪也坏起来;有的父母一味地哄劝、迁就;有的父母则简单处理,甚至粗暴对待。这样做可能会有短时作用,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不可取的,这些做法不利于培养良好个性,还会使孩子的不良情绪更加恶化。

  面对孩子的情绪风暴,父母要注意两点:一是冷静下来,不要被孩子的坏情绪牵着鼻子走;二是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不盲目地跟着感觉走。为此,提供以下的一些做法:

  ·孩子愤怒的时候:

  (1)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

  (2)不允许孩子愤怒时打人或毁物,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行,在出现此苗头时坚决制止,不可滋长坏习气;

  (3)在气头上让孩子适当发泄,如:倾诉发泄,表情发泄,流泪发泄等;

  (4)在孩子不可理喻时,父母不要急于施教,此时,多问、多说不仅无效,还会激化孩子的情绪;

  (5)对孩子的愤怒表示理解(不是肯定),好言抚慰,缓和情绪;

  (6)待孩子缓和了,帮助孩子反省愤怒、分析愤怒;

  (7)教孩子学着制怒,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例如:气头上走开,去做别的事情等。

  ·孩子悲伤的时候:

  (1)要让孩子适当发泄,比如哭出来。因为哭泣时,体内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缓解痛苦;

  (2)父母无需多言,只是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体谅与理解,还可以温情地抚慰,起降温作用;

  (3)大些的孩子,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让他们默默独处,自我体味与化解,最好不要去打扰他;

  (4)待孩子平静一些了,再和孩子谈心,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悲伤愤怒、急躁等情绪。

  游戏活动

  把不高兴挤出去

  做法:这个活动适合婴儿;当宝宝不高兴的时候,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宝宝不高兴了,是吗?妈妈有办法帮你把不高兴从你身上挤出去。”然后,父母双手搂抱孩子,一下紧,一下松。搂紧的时候就说:“不高兴,快出去。”如此反复多次。然后,轻轻贴一下孩子的脸,告诉他,“妈妈已经把你的不高兴挤出去了,好,现在可以高兴起了。”这样,孩子会受大人情绪的感染,也高兴起来。

  做眼睛嘴巴操

  做法: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同参与。爸爸带着孩子做动作,妈妈当解说员。爸爸与孩子面对面坐着,爸爸“做操”让孩子跟着模仿,妈妈来解说动作和表情。妈妈说:“眼睛不动,嘴巴张开。”爸爸和孩子就这样做,看到爸爸和孩子这样做了,妈妈再说:“嘴巴不动,眼睛瞪着斜向一边。”父子这样做,妈妈看父子的表情解说:“好可怕,生气了。”妈妈再说:“嘴巴不动,眼睛向上看。”父子这样做,妈妈看父子的表情解说:“在想什么呢?”如此做不同的眼睛、嘴巴动作,解说这些脸部动作表示的情绪。孩子熟悉以后,可以让孩子当解说员或领操员。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根据人的面部表情,判断情绪与内心活动。

  ◆“笑”比“哭”好

  爱笑的孩子谁都喜欢,爱哭的孩子没有人缘。父母们没有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笑口常开的,但是有不少的父母却困扰于孩子的好哭。

  “爱笑”和“好哭”看似是外在的表现,实质却是心态问题、个性问题,一个孩子如果是心胸狭窄的,是不合群、不爱交往的、不大方的、畏缩的,怎么可能笑口常开呢?而爱笑的孩子几乎都是好性情的,可良好情绪与良好个性是密切相关的。

  事实说明,“爱笑”和“好哭”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是精神环境,例如:家庭里有没有愉快的氛围?父母是不是乐观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和谐的的、融洽的?家庭生活是不是愉快的、丰富、活泼的?当然,家庭教育从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孩子的情绪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盲目处置,既要顺应,又要引导,主要是:

  (1)帮助孩子意识自己的情感、知道喜、怒、哀、乐的区别;

  (2)引导孩子辨别情感,知道什么情感是良好的,什么情感是不好的,对积极的情绪有好感;

  (3)培养孩子学着控制情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能在大人的帮助之下,调节自己的情绪。

  游戏活动

  笑比哭好

  准备:录音机、磁带、哭脸和笑脸的图片。

  做法:

  (1)录下爸爸、妈妈和孩子的笑声,把这些笑声放给孩子听,让孩子辨别是谁的笑声?再说一说爸爸为什么笑了?妈妈为什么笑了?宝宝为什么笑了?

  (2)录下孩子的笑声和哭声。先和孩子看哭脸和笑脸图片,再把哭声和笑声放给孩子听。让孩子听声音举图片,放出哭声时举哭脸,放出笑声时举笑脸。和孩子谈谈,真正声音好听?什么表情的脸好看?让孩子对笑有好感,对哭产生反感,哭起来的声音真难听呀。”

  (3)让孩子听录音对着镜子做表情。听到笑声,就做笑脸;听到哭声,就做哭脸,大人在一旁评价,孩子做笑脸时,大人就说:“真好看,我喜欢。”孩子做哭脸时,大人就说:“真难看,我不喜欢。”以后若孩子无理哭闹时,大人可以拿过录音机来,说:“我要录音了。”或把镜子举在他的眼前,可缓解孩子的哭闹。

  情绪脸谱

  准备:不同情绪的脸谱(是简笔画的)、空白脸形、镜子、色笔。

  做法:

  (1)看脸谱说表情。和孩子一起看情绪脸谱,说一说每个脸谱表示的是什么情绪?用问题激发孩子对情绪的想象:“他为什么笑呢?有什么可乐的事高兴的事?”“他为什么哭呢?有什么难过的事吗?”“他为什么生气呢?有什么让他生气的事吗?”……大人和孩子一起猜想,你说一样,我说一样,越说越热闹。在说的过程中,分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动不动就哭了,好吗?动不动就生气了,好吗?

  (2)看脸谱做表情。和孩子说一说不同表情的眼睛和嘴巴,有什么不同?做一做脸谱上的表情,大人做给孩子看,孩子做给大人看,还可以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引导孩子喜欢笑的表情,不喜欢哭的表情。

  (3)画表情脸谱。供给孩子空白脸谱,让孩子画表情脸谱。可以把画脸谱和具体的事情结合,例如:大人说一件事,孩子画这件事的情绪脸谱,说的是一件高兴的事,就画快乐的脸;说的是一件难过的事,就画哭的脸或生气的脸。也可以让孩子讲他画的脸谱是什么事情。

  ◆培养开朗的性格

  孩子的天性是快乐、活泼的,为什么会有不开朗的孩子呢?主要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

  有一位母亲发现儿子比别的孩子害羞、不合群,这位明智的母亲首先反省自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一是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二是急于求成,方法简单;三是对孩子约束太多、说教太多。

  于是,这位母亲开始了改善孩子性格的努力,主要的做法是:

  (1)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和老师配合教育,让集体生活锻炼孩子;

  (2)促使孩子交朋友,特别是和性格开朗、活泼的孩子交朋友;

  (3)放开手让孩子自由、自主地活动,多走出家门,融入外面的精彩世界;

  (4)常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以大人乐天的情绪感染孩子;

  (5)切合实际地要求孩子,耐心不急躁;

  (6)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7)加强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这位父母持续了三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改善了孩子的性格,熟悉孩子的人都说,这孩子好像变了个人。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个性与父母的性格有密切关系。因为父母的性格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孩子,例如一些过分内向的孩子,其父母往往就是内向的,所以,父母要注意以自身良好的性格影响孩子。研究还表明,孩子的性格形成与亲子关系类型紧密相关。民主型亲子关系,易于培养开朗的个性;而专制型的家庭,则易于培养畏缩的孩子,因此,要注意形成良好家庭的氛围,事实说明,快乐的孩子,其家庭的氛围多是和谐、愉快的;而消沉的孩子,其家庭的气氛多是不协调、沉闷的。可见,培养开朗的孩子,就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游戏活动

  最快乐的事情

  做法:快乐的事情总是会过去的,经常回味快乐,能延续快乐的情绪,孩子一般不善于回顾往事,需要大人引发。

  (1)临睡前,和孩子说一说“今天的快乐事”,妈妈说一件给孩子听,孩子说一件给妈妈听。

  (2)交换快乐。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说说这个星期自己快乐的事情,要尽量说得让大家乐起来,谁能把大家说乐了,就奖励谁。

  (3)画快乐。设置一个“快乐园地”让孩子画下自己一件一件快乐的事情,把作品贴在“快乐园地”,鼓励孩子把画的快乐讲给大家听。

  骰子游戏

  准备:较大的方块,每一面上有一个不同情绪的情绪脸谱。

  做法:先看一看方块上的情绪脸谱,说一说是什么表情?然后大人和孩子玩掷骰子游戏,轮流掷骰子,看掷出的是什么表情,就要说一件这个表情的事情。例如:爸爸掷出的是哭脸,孩子就要说一件与哭的事情;然后由孩子来掷骰子若掷出的是生气脸,爸爸就要说一件生气的事情。

  这个游戏是让孩子将表情与事件联系起来。

  ◆克服分离焦虑

  孩子依恋父母是必然的,与家人分离产生焦虑也是正常的。但有的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寸步不能离开家人,一旦与家人分离,就特别紧张、哭闹不止,甚至因此而精神异常、心态失恒、内分泌紊乱,这就是情感和个性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情感脆弱独立性差、依赖性强、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状况显然是不利的。

  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所处的环境与父母的教育上,主要是:

  (1)过分照顾和保护,造成孩子依赖、软弱、一旦离开家人就不知所措;

  (2)过分娇惯,使孩子情感脆弱,一离开家人就发生情感危机;

  (3)不利的环境造成孩子心理障碍,因而特别胆怯、怕生,离开家就非常惶恐;

  (4)孤独,缺少与外界的交往,只认家人,只习惯家庭环境,难以适应变化。

  分离焦虑的关口是孩子送入幼儿园,有的父母粘粘糊糊放不下孩子,有的父母用骗孩子的方法偷偷溜走。这些做法只会让孩子更加紧张,更加焦虑。不管多么难,也要明确告诉孩子必须分离,然后,头也不回地坚决离开。当然,做一些分离前的准备是必要的,例如:入园前就熟悉一下新环境,让孩子有分离的心理准备。

  父母要战胜自己的软弱,与孩子分离使父母也异常不安和痛苦。孩子的心灵是很敏感的,父母的依恋会加重孩子的焦虑,而父母的平静却会缓解孩子的紧张。所以,父母要以自己理智的态度,来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

  游戏活动

  笑娃娃和哭娃娃

  准确:“笑娃娃和哭娃娃”棋盘、棋子、骰子。

  做法:先和孩子认棋盘,棋盘上有许多笑脸和哭脸,并且间隔排列,形成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告诉孩子走棋的规则:两个人持一枚棋子,轮流走,一个人先掷骰子,掷出的数字是几,就将自己的棋子走几步(走一个圆圈是一步),看最后走到的圆里是什么,若是笑娃娃,就奖励再前进一步;若是哭娃娃,就受罚后退一步;若是空白圈,就停在这里。如此轮流走棋,看谁的棋子先走到终点,就获得胜利。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形象地感受“笑比哭好”,从而对笑有好感,对哭有反感。

  幸福歌

  准备:《幸福歌》歌曲。

  做法:这是一首外国儿童歌曲,欢快活泼、富于感动,很有感染大力。大人唱幸福歌给孩子听,引起孩子对这个歌曲的兴趣。

  (1)学唱幸福歌。先带着孩子念歌词:“如果你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若觉得“幸福”一词孩子不好理解,可以将歌曲中的“幸福”改成“快乐”。熟悉歌词后,带着孩子唱歌曲,一边唱一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情,生动、活泼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2)续编歌词。幸福歌基本会唱以后,和孩子讨论改编歌词:“这种情绪还有什么表现方式?”快乐的时候除了拍手,还会有什么表现?例如:快乐——挤挤眼;快乐——点点头;快乐——唱一唱;快乐——跳个舞等。和孩子用改编的歌词唱这个歌,如“如果你感到你幸福,就跳舞……”再和孩子讨论别的情绪怎样表现,例如,生气了有什么表现?悲伤了有什么表现?把改编成别的情绪的歌词唱出来,例如“如果你感到你生气,就瞪眼……”一边唱一边做动作。鼓励孩子创造性地改编、表演。在编歌词中,孩子可能会编出消极的表现方式,利用,生气——拍桌子,不要马上否定,支持孩子唱出来,做出来,通过和孩子讨论,来分辨这样表现好不好?有利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

最新评论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GMT-5, 2024-11-22 17: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