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小的幼儿就会使用与科学家相似的方法 科学家们发现,婴幼儿知道许多事情,他们生来就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成人无意识中教给婴幼儿的东西正是他们需要了解的东西。 很小的幼儿就会使用与科学家相似的方法。他们思考、观察、总结、推测,甚至试验。在积累了和自己的预测相反的证据后,他们还会改变原有看法。 科学家关注的是遥远的行星和看不见的微生物,婴儿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日常事物中:积木、小狗、词语以及最重要的:爸爸妈妈。 二、如果孩子是一个萌芽状态的科学家,身为父母的我们就是他的试验鼠 理解他人似乎是科学育儿中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婴儿一出生就知道人类是特别的。他们会模仿面部表情。他们更喜欢看人类的面孔而不是其他东西,他们还能意识到这些面孔与自己面孔的相似。 九个月大的婴儿能区别高兴、悲伤和生气等不同表情,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产生这些表情的情绪。一岁的婴儿知道朝别人指点的方向看就能发现某样东西,他们知道模仿别人的举动,还知道模仿别人的反应。 一岁半的婴儿开始了解人与人的不同。如果你在这么大的幼儿面前放两个碗,一个盛着饼干,一个盛着生的椰菜,所有孩子都要饼干。但是,如果你向他表明你讨厌饼干,喜欢椰菜,当你伸手问“能给我一点吗?”的时候,有趣的事发生了。14个月大的孩子会把他的饼干给你,因为他天真地认为你和他喜欢同样的东西;而18个月大的孩子则会给你椰菜,他们知道,别人的意愿可能与自己的不同。 这种情况在两岁大的孩子身上可能更为明显。一岁大的孩子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禁物(比如灯绳)所吸引,而两岁大的孩子则似乎在故意作对:他们伸着小手去碰灯绳,双眼则严肃地盯着你。 这种捣乱行为其实非常理智。他们似乎正在从事一项系统的研究:检验自己与他人的意志究竟有多大差距。他严肃地看着你,因为你和你的反应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这表明了孩子理解他人及与他人快乐相处的需要。如果孩子是一个萌芽状态的科学家,身为父母的我们就是他的实验鼠。 三、婴儿已经很聪明,我们应做的只是因势利导 试验还表明,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自然而然地帮助儿童学习。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成年人与儿童交流时所用的低平语调,这能够帮助孩子分辨出哪些声音属于语言。 同样,父母的说话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但是,研究并不意味着某些教育卡片能使婴儿变得更聪明。婴儿已经很聪明了,他们通过日常的玩耍来学习,通过周围成年人的照顾和关爱来学习。这也不意味着出生的头三年中存在着所谓学习的“关键期”,或孩子必须经历某些体验。不仅儿童,成人也是在不断学习的。这决不意味着母亲们应该停止工作。任何照顾孩子并知道如何逗孩子的人都能教给孩子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研究的确表明,照顾婴幼儿的琐碎工作极为重要。人类能够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其原因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成年人在照顾孩子上花了很多精力。 今天,父母和孩子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对那些拿出工作时间来照顾孩子的父母采取的仍然是惩罚而非奖励。多数父母都面临着工作和孩子的两难处境。如果我们真正希望婴儿学到东西,我们就该丢掉各种教育录像和卡片,为父母争取带工资休假和弹性工作时间,并且实现全社会支持的高质幼儿保育。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