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0年代中期,超声开始应用于妇产科临床,许多医生已把它列为妊娠期的常规检查手段,孕期超声诊断曾一度被认为是安全无副作用的。果真如此吗? 近年来,生物物理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其理由是,超声对固体和液体均有很强的穿透能力。高强度的脉冲超声波在含有微米级的小气泡的液体中传播时,可导致气泡收缩、膨胀以及猛烈的爆炸,称为“空化现象”。瞬态空化作用时,靠近爆炸气泡附近的细胞会受到损伤。 一般地说,在人体内大多数器官中,损伤少量细胞不会产生危害。但对正在发育敏感期的胚胎和胎儿,即使只是损伤几个细胞也是不允许的。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子宫内胎儿的活动比平时增加。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还发现,孕早期超声诊断影响绒毛细胞内的生化代谢,并使蜕膜组织的多疫反应减弱。这些变化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无疑会产生不利影响。 最近,国内有研究表明:诊断时超声照射早孕妇女20分钟以上,绒毛SCE明显上升。专家认为,SCE频率升高是染色体DNA受损的敏感指标,表明细胞遗传物质受到损害。毛细胞含有与胚胎及胎儿同样的遗传信息,它维系着早孕胚胎的发育,绒毛细胞受损,势必危害胚胎的发育。 近年来,由于超声诊断仪种类增多,功率大,频率高,并且超声应用已呈现早期化和多次化的特点,尤其扩展到对卵、胚胎发育期进行监测。在器官形成的早期胚胎阶段,对物理、化学刺激都很敏感,故怀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会对胎儿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早孕妇女应慎用B超。不必要做则尽量不做,确实需要时,也应严守最小剂量原则,尽可能减少超声波的强度,缩短检查的时间。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