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复: 0

解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患者科普版)》

[复制链接]

1079

主题

107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2-10-26
发表于 2023-9-11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_, P4 u7 v2 S) h0 E
0 @+ j: b* ~) m4 R# C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FLD)的简称,临床上主要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脂肪肝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过度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程和预后不一。脂肪肝有急、慢性之分。6 |: o8 j( b7 B' \/ T2 ~
, ^: h' U: p: y* |  f, p, \4 L3 w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简称非酒精性脂肪肝,现在也有称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是导致肝脏酶学指标异常和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其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1]。! v( {( z: s6 U; q9 a/ d
+ o1 z5 M% ~2 p$ i9 B
  一、导致NAFLD的诱因有哪些
* s: _& J- _$ b+ E3 L! D, c9 N7 u2 i' x% G  {
  我国居民NAFLD的危险因素与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相似。主要有以下几个诱因:
! Y* L7 p* [% W& g6 V9 {4 z# @% l
  (1)肥胖 在同等体质指数前提下,亚洲人体脂含量更高,且脂肪更容易蓄积在腹部和内脏。
( h* x9 I7 P! Z6 @) V! j# `0 ^: P& W8 P8 Q" }& V" c! W
  (2)种族差异和遗传易感性 NAFLD的发病存在着种族差异和遗传易感性,一些易感基因与NAFL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 Y3 y$ O1 J7 n5 ~" l$ e
( N% b7 o* Y  t) d3 ~- \( Z2 P  (3)年龄和性别 6岁以下儿童NAFLD少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不断增加,65~75岁达高峰。- R! ~3 `8 u( }( ~' |

. C% g3 Y7 C# j" B7 L  (4)其他 包括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高、体力活动少、含糖饮料或饱和脂肪摄入过多、进食总量过多、进食过快,以及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家族史。
9 x) |% a# |; h  G/ U( l) {% @9 L, G' V
  二、NAFLD的的症状和危害
% y( y$ D, k+ u# T: g5 g  a- y! U# H" W& f; |+ f( A
  NAFLD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症状。因症状不明显,多在常规体检时因肝功能异常、肝脏肿大、或肝脏超声检查提示“明亮肝”而被发现。但严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现黄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NAFLD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相似。
1 q5 B9 W. x1 y" e
5 a. o' o( M* o# S  此外,NAFLD肝外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石症、慢性肾病。" M- L/ h+ v# C8 [' S$ s
4 G, P' g# L# i8 }% n& Z- V
  三、中医学是如何认识NAFLD的2 R9 @; o9 k0 Q7 E6 p, r4 R; A4 R4 `
+ G5 i' h8 Z3 \# F# G$ X8 r
  NAFLD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学古籍中没有记载,现多依据其症状和病机归属于中医学“肝癖”“湿阻”“胀满”“积证”“胁痛”等病证的范畴。
8 y" m$ m% e0 o8 w1 x/ C5 J' A0 V, i$ B) j
  NAFLD常与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伴发,是一种复杂的、整
  M8 z' v$ Z) p: r- \/ v
2 u* s& j/ _! q  体性的代谢性疾病。迄今为止,西方医学仍未完全明确的发病机制,因此也缺乏有效的药物。而中医药整体调节和多层次、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以及较好的安全性是治疗本病的主要优势。
3 Z* q- H1 \) @" A& _0 i
8 Q5 @3 ]8 B: |1 Y! h2 U  四、中成药治疗脂肪肝也已被广泛运用,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尝试短期自行选用: m% x* D" H" P" \
+ e' }4 u( r- ~- ~8 u9 M: p
  脂肪肝常与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伴发,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性的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中药复方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多成分、多途径的药理作用与脂肪肝发病的复杂机制相吻合,可以在改善脂肪肝的同时部分改善其相关疾病。
( P* @  @+ O. ^9 ]
* Y9 G, F+ H4 w: n+ r9 O! Q  在中国临床实践中,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已经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只要运用合理,辨证施治准确,中药对脂肪肝的疗效是肯定的。临床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明显改善症状; 二是显著保肝降酶;三是长期治疗或可逆转脂肪肝。) u! K# O3 |% ^. |

( u$ W. u' I* N' S  参考文献:
- R9 `. @8 }: C. T
) e9 f' p; O9 ~1 x1 F6 I. _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患者科普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1,31(12):1153-1156.+ X) z& V* ], g5 t
0 Y* K) k5 k0 l: M
  9 b, q- J( ?' ~' {! y. G# e

  _1 Z8 {: S; t(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育儿网

GMT-5, 2024-9-20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