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暄桐是一间传统美学教育教室,创办于2011年,林曦是创办人和授课老师,教授以书法为主的传统文化和技艺,皆在以书法为起点,亲近中国传统之美,以实践和所得,滋养当下生活。
4 R' z5 \- M) D3 U- J W$ K7 [ 3 o3 h" o1 b4 a) T$ z9 _+ A
在刚刚结束的暄桐四阶「自在行草」课程中,暄桐同学在一周的时间里,体验式地临写了孙过庭《书谱》,感受使转的自如与草书的魅力。
/ P2 s: q; r& h $ b5 h2 c+ k# L: D
而对《书谱》的学习,实则未完待续~在接下来的五阶「静定的滋养」课程中,暄桐将在草书进阶部分,继续深入学习《书谱》,不仅是书写,林曦老师还将在课上与大家一起,精读其中的部分重点段落,进一步理解这部书论经典之作。/ m1 N7 G3 T, w0 k
) O) J) {9 W! y3 S2 O 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来预习一下《书谱》中的部分金句,相信待到爬坡至草书阶段时,大家会有更深入的体会,我们一起期待着。
. P" P6 n; N( z1 ^; s Y) r
4 J* |; e0 ^$ u6 R* s 1、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k( \+ J3 a8 `6 E* b; f
2 {; D! Y4 n5 T8 a
暄桐:我们好古,但不和时代完全脱节;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当下的流行,但不去吸收当下审美的弊端。就像古人认为,君子的美是后天的教养与天性里的天真纯朴,二者达成的平衡。令古人的智慧滋养到我们的当下,让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当下自然流露,就会有一种“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美。
+ u4 ^" @1 S" L9 o8 e8 \ ( K$ E4 U. a( I) m: V$ M/ z
2、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 v% w: W# a& ^: g- s5 u+ N6 L 6 A5 W; b0 n2 V9 p1 o
暄桐:心智上的认知和技巧是一组平衡。我们的毛笔只要落在纸上,就不是无心的虚动,所谓“意在笔先”,落笔一定有一个缘由,一个意图。6 _; W! s c! Z4 Y8 N% V% n
' J# v( V& o: @: P7 ?! Q" Q& q9 ^9 _ 3、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 h3 I( D) W( Y- W, K6 Y 0 {$ n- v( z: ?$ { e
暄桐:楷书以具体的点画为建筑性的基础,使转为它的情性。我们看一个人的楷书是否高级,是看笔画之间的连接。草书则是以连贯下来的部分作为情性,是它的物质基础部分,反过来,从单独的点画品质中,可以看出书家的修养。
" L) ^, s9 p: v( C* d' q3 F
1 v8 @4 i8 P% K% T$ w! { 4、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羊之心,预乎无际;庖丁之目,不见全牛。
- j: ~2 K6 A) p* I! J 3 F ~ M) D' T
暄桐:心和手都不要满足于精熟,你要理解得更精深,让功夫更加细致到位。如果你能够不断精熟,就会写得越来越从容,像弘羊很早之前就可以把事情了然于胸,又如庖丁目不见全牛,完全心手相应。1 s9 i! a1 i3 F9 F* {4 {
! C0 }- L* {; \8 N# v- G
5、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5 X5 V& @( z- }! k# O" n, T ; Z* ]2 F4 c3 E& T0 e
暄桐:书法的学习想来是这样的路途:初学点画结构,追求平正,之后追求险绝,结构上、章法上都挑战自己难度的极限,但之后还要复归平正,回到天真之心。中国古人所讲的中庸是两极穷尽之后的平衡,这样的通会才有价值。最后,等到能够平衡好险绝和平正,那么无论是人还是字,都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境界。
# e$ ?0 \6 M! @5 w
+ Z+ I: H7 W2 v2 L; r- ^- t; F# [ 6、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
& s$ @0 |$ e5 q o, H- \6 t6 R; S( a
暄桐:就像棋盘上,一枚棋子落下去,很多事情便已成定局,一个字写下去,整篇字就已经有了基准。所以我们在书写的时候要“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追求统一之中的各种细致变化。$ g9 f: L* y a6 y6 x
) X* L+ V& s+ M5 F: q
7、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 i! B" w9 H& L
1 o5 E. K. W! d" {; d: D 暄桐:每一个读书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不知己那觉得十分委屈,在知己那里觉得非常舒畅。往往人会习惯于那些真正欣赏你的人,又总想在不知己那证明一下自己,于是会很痛苦。这里孙过庭告诉我们,其实不知的情况才是大多数,所以不要觉得有任何奇怪。好好地感念知音,人就会活得很开心。
9 E, G& O5 p+ }% X( v # m% q: f( W: Z' e3 r+ t
8、能速不速,所谓淹留。
' q8 j4 c& [3 k& \
- I# w8 p( ]9 [- D8 B 暄桐:你可以做到快,能把使转写得很潇洒,但是却选择慢下来,把动作里面非常细致的东西写出来。能速不速,不仅能应用在书法学习中,在生活也是如此。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很快地解决完,但你愿意停下来,把它做得更仔细、更周到,这便是你个人高度的展现。 |
|